在色譜鑒別試驗中,利用對照品對色潛分離物進行鑒別是常用的色譜定性方法。其原理基于相同的化臺物在相同的色譜條件(流動相組成、色譜柱和柱溫等)下,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定色 譜保留行為。通常在相同的色譜條件下,如果被測化臺物和對照品具確相同的保留值,就可以初步認為,被測化臺物與對照品為相同物質。藥典等藥品質量標準中的色譜鑒別法都足以此為依據的。宴際測定中,應首先分別測定對照品和供試品的色譜保留時間。宴踐中可能會遇到多種情況,現舉例分別介紹如下:
注意:當實驗中初步發現供試品和對照品的保留時間略冉不同時.首先應確定這種差異不是由于供試品和對照品的組成、濃度等的差異所致。簡單的排除方法是將供試品和對照品等比例混合進樣,觀察在相同色譜條件下是否能分離出兩個色譜峰。如確有兩個色譜峰出現,則可吼肯定供試品和對照品的保留時間不同,反之,不能肯定兩者的保留時間不同。
嚴格地說,根據某一特定色譜條件下供試品和對照品的保留時間相同.就判斷兩者為相同物質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如需要進一步確定供試品和對照品相同,應根據對照品的特性,選擇不同的色 譜條件(通常選掙不同的流動相),進一步比較供試品和對照品在不同色譜條件下保留值的變化是否相同。如對有機酸堿化合物,應比較流動相pH值在其曲左右變化時保留值的變化;對非極性化舍物.應比較其保留值隨流動耜強溶劑改變的變化規律。如果多次改變流動相的組成,供試品和對照品的保留值均完全一致,則可進一步肯定供試品和對照品為相同物質。